易爬墙君

愿你变成我想要的模样。

你演你的中二,他拍他的情怀

今年暑假回国期间,把微信钱包里面的钱大都贡献给了电影app、买了电影票,几乎把暑假档的大多数电影都悉数看过一遍;而我真正用手机买的第一张电影票,就是《我是路人甲》。
7月5日,我记得很清楚,非常清楚。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用手机购票,系统赠送了一次5元观影的机会,让我看了一场最便宜的电影;因为,那也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面包场,彻彻底底地包场,然后窝在位子上放肆大哭。五元包场,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部电影没有大咖撑场,没有精彩的故事,票房注定惨淡;而我也只为这可怜的票房,贡献了仅仅五元。曾想过去二刷的,无奈票房糟糕,影院早早便把它下档了。
尔冬升,作为香港著名导演,自掏腰包跑到横店取材、留下几十万字的文字实录,拍摄了一群“路人甲”的故事,找来一众明星大腕甘当绿叶,恐怕也是导演界第一人了;我也一直好奇,这部让梁朝伟贡献出影评处女作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其实并不失望。香港导演的片子我看得不多,也就并不了解尔冬升以往那些佳片该是什么样的风格;但我至少从《我是路人甲》中,看到了他的诚意,看到他对小人物的一种敬畏和感慨。在电影的花絮里,尔冬升说,如果《新不了情》是他的儿子,那么《我是路人甲》就是他的女儿。
总有人觉得,像尔冬升这般一辈子都顺风顺水的人,又怎能理解“路人甲”们的辛酸和心酸,也就更不可能拍出来。我倒觉得,这“女儿”不完美,但“人品”不差,就是个“好女孩”。
横漂,用反鸡汤的风格来形容,就是中二病患者。三类人,三种不同的心态。有人刻苦扎实,有人幻想不劳而获,有人因一点小成就便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所有人物都很脸谱化,却也很有代表性。横店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那里漂着的普通人,又怎么会跟这个大社会里面的不同呢。
不知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这样的故事在横店实在太多,片中的三对情侣,无一不是由女生在牺牲、在供养着男生的演员梦。梦想与我,选哪个?这个问题,除了喊出“你就是我的梦想,为了你我才那么努力”的万国鹏之外,其他两位,都是零分,所以最后差评滚粗。徐小琴为了丈夫沈凯的演员梦,既要看顾饭店,又要跑剧组当特约演员;沈凯一心扑在演戏上,每日除了跑剧组,就是在自家饭店约上一众三五好友吃饭吹牛并且任由他们赊账,或是与各剧组工作人员应酬。矛盾终于爆发在徐小琴怀孕之后,沈凯因得到一个大配角要求徐小琴打掉孩子,更声称徐小琴“毁了他的梦想”。魏星不过是演过一个微电影的男主角,便再也看不起群众。
演员,不再如从前那样勤奋跑剧组拍戏,更数次推掉女友林晨辛苦帮忙找的戏,每日只等林晨下班或应酬完毕,跟她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却还在幻想去背景参加演员进修班。万国鹏还算比较现实,勤奋刻苦,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成功的希望,却没能理解女友王婷离开横店的愿望、没能理解王婷对于安稳生活的渴望。沈凯疯了,魏星走了,只有万国鹏追回了王婷,还能一起在横店追梦。
临近片尾有一个片段,是一个热爱舞蹈的女孩蒿怡帆,在深夜的广场上跳舞。她有她的自卑,却也有骨子里自带的孤傲;她陪着做演员梦的妹妹来到横店,在不屑一顾中,终于看着妹妹离她而去,才明白自己的孤傲一文不值。她从不在别人面前跳舞,却终于在妹妹离去的那个夜晚,第一次展现自己的梦想。配上主题曲强有力的节奏和直击灵魂的歌词,眼泪花了妆。
先前刷了一下豆瓣,这部电影的评分为7.4,足够把它归入“值得一看”的行列。大多数人都给了4星,这缺失的一星,有人说扣在它那像乡镇小电影一般的打光上,有人说扣在整部剧只是熬出了一碗浓郁的鸡汤上,有人说扣在所有演员的演技都让人感到尴尬上,有人说扣在某些情节太过狗血上。
这些理由我都不赞同。这是一部模糊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界限的“伪纪录片”,但更写实的打光也着实展现了横店这个小城镇的感觉。就像男主角万国鹏所说,“拍戏的感觉就像超现实”,那么现实的小镇,和超现实的片场,在并不用刻意营造的灯光中,反倒更展现了一种微妙的戏剧冲突。鸡汤的风格,只能说选择了“追梦”的题材,就必然要熬出一碗鸡汤强灌给你;但人生需要鸡汤,我无法否定覃培军在餐厅说出的那句“不用每天呆在矿井里,现在能活在太阳下,就已经成功了”带给我的震撼和激动,因为这就是他的人生,是他的故事。电影中的主角,没有一个是专业演员,且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很低,演技让人感到尴尬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就像戏中袁咏仪说的一句话那样,他们“真实的自己反而演不好”;也正是这样发自内心、来自本性的表达,才更能让人感觉到,这确实是一帮群众演员,确实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路人甲。
片尾万国鹏追车的桥段,被称为是电影最偶像剧最洒狗血的情节。这个世界上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而生活往往是最狗血的。追车确实不一定能追回爱人,但这也许是这部电影在反映残酷现实之后留给我们最后而且唯一的温情脉脉了。至少我们知道,梦想和我(你),是可以并存的,就够了。

评论
热度 ( 3 )

© 易爬墙君 | Powered by LOFTER